如何上幼儿园?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父母对其关爱有加,家中可谓是集所有的爱于一身,再加上家庭条件优越,孩子更是养尊处优,根本不敢轻易走出家门,更别说去集体生活,让孩子上幼儿园,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孩子终究是要面对集体生活,面对生老病痛,面对难以避免的挫折和失败,所以,孩子必须学会面对。学会面对,就必须学会适应,而幼儿园便是孩子必须面对的第一步。可怎样让孩子愿意去幼儿园、喜欢去幼儿园、能够积极适应幼儿园生活,却成了许多孩子与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家长与教师应沟通并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四件事:
一是教孩子学会交朋友。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都有与生俱来的社交的需要,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如果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与孩子的生活中缺乏交流有关。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工作的繁忙,总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使得孩子不能适应没有“知心朋友”的生活。其实,家长完全可以通过与孩子聊天等方式,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知己”,并邀请他来家里玩或者一同去进行有意义的野外活动,使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借助玩牌交友。
二是家长学会放下架子,与孩子一起做游戏。
往往有许多的家长把带孩子当做一种任务,总是坐在家里盯着孩子看,又或者以家长居高临下的姿态,吩咐孩子做些这做些那,让孩子觉得家长真是“可远观而不见尊重”。其实,家长何不放下架子,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但拉近亲情,还让孩子在竞争、娱乐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争取并努力赢,也学会输了要怎样面对。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输赢只是一个局部,而孩子需要学会的是对待输赢这一整件大事。
三是了解孩子最怕什么。
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尝试从孩子最怕的事情入手,如到园后,孩子最怕老师提问,那就从肯定提问入手,先让孩子体验到有一个问题,正在等待他去回答,感受到自己的解答恰好是别人所期待的答案时,那种满足与自信。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克服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的心理很有帮助。再有,从孩子最喜欢的卡通画入手,因为孩子最喜欢的卡通画,常常就是孩子最有价值的精神寄托。在孩子心中,卡通画中的角色就像是生活中的小伙伴。通过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人物,讲述卡通画中的故事,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验着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四是家长要做好“拐棍”的角色。
在孩子刚入幼儿园时,由于不习惯集体生活,容易受挫,这时需要家长的适时“拐棍”角色。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就不勉强,但家长要告诉孩子,再过一段时间,等孩子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爱上幼儿园之后,这个“拐棍”就可以被拿掉了。
家长与教师做好四件事,孩子“愿意上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能积极适应幼儿园生活”就不是难事。孩子适应集体生活了,父母也就真正放宽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