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年报是什么?
《中国经济年度报告》是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大型系列报告之一,自2014年起每年发布一期(2013年曾发布两份),由中央财经前校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执行主席王佐木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亲自主笔撰写总报告,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邹恒甫等担任主编或执笔人,汇聚了包括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内的数十位国内顶级经济学家的智慧,是学术界年度经济展望的集大成之作。
本报告的写作始终致力于一个目标——客观评价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准确预判未来走势。在内容上,报告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提出了解读和建议;在数据上,报告对海量信息去伪存真加以整理归纳,确保可靠且最新;在行文上,报告力求深入浅出,使非专业读者也能易于阅读和理解。 报告出版后,受到有关部门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及好评,认为“总体质量不错”“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比较准确”,并建议以后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影响范围。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GDP的稳步增长得益于三个产业的稳步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农业生产不断夯实,农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快速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长,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业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
第二产业“压舱石”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对制造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26.8%。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都在15%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保持较强韧性和较高竞争力。
服务业保持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
服务业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和5.6%。1-11月份,规上高技术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0%和7.4%。
从中国经济年报上看,中国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粮食生产不断实现新跨越,制造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智”造基础更为扎实,同时,得益于服务业的持续创新供给,有效满足了消费升级需要。相信在2023年,在多重动力源同时发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势能将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