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怎么用平衡?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一套方法,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这些作用都可归结为五种基本性质的相互作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相生相克。 生,即是繁衍不绝、生生不息之意;克,即是抑制、压制。五行学说的内涵实质上就是研究这五种物质的生成与衰灭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所以中医理论中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生命力(阴阳)的运转过程和规律。
古人把宇宙万物的变化归纳成五大类,然后用五行的原理来诠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五行不仅用于阐释宇宙万物,而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被应用于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它的阴阳属性,用来解释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及推论预后转归。如肝属木,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抑郁则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这就是肝的阳气(即生命力的亢进)没有得到有效的疏散,因此属于阴盛阳微的现象。再如肾属水,主封藏,性喜温煦,若肾阳虚则机体失却温煦,出现腰膝冷痛,小便清长,五更泻等。这些都是以五行学的阴阳属性来阐述的体内变化。 中医用五行还来配五季、五方、五脏等。如东方青色,入肝,主春,春季生发,具有升发透散的特性;白色入肺,居西方,秋冬季主收敛。如此等等,都以五行为基础建立起了自己的体系。
现代科学证明,自然界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之中。而中医所总结的五行学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的,它是中医用来观察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