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冲猴什么生肖?
古人把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是用一种非常聪明的归类方法进行处理的——用“子(鼠)、丑(牛)、寅(虎)”划分一组,用“卯(兔)辰(龙)巳(蛇)”分割另一组,用“午(马)未(羊)申(猴)”划分剩下的部分,最后用“酉(鸡)戌(狗)亥(猪)”结束全部排列。于是,在所有的动物中,同属一类动物的属相之间间隔了六位。 由于我们现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在安排生肖时,需要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
如果仅仅按照节气,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个立春过后,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复苏。但是,过了两个节气的惊蛰之后,气温升高了很多,万物也开始苏醒。在第三个节气清明时,到处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了。然而,这个时候,根据农历理论,仍然是“阳春三月”,也就是说,从立春日到清明日,虽然节气上只过了二个,但农历上却已经过去了三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节气去对应十二生肖,就会发现一个生肖对应着几个节气或者月份的情况,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地支”这个概念。地支与十二生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同时,还发明了“地支相配”的方法来解决生肖和月份之间的搭配问题,即用一个干支表示一个月,用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日期,从甲子开始,到癸亥为止,以此作为公历的日历。
为了便于记忆,民间还编了这样的顺口溜: “子鼠丑牛寅老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鼠丑牛寅老虎……” 在传统的农历理论上,子月(十一月)、丑月(十二月)各属于生肖鼠和生肖牛;而寅月(正月)则属于生肖虎。在农历的一月,无论实际天气状况如何,属虎的人都要充当“莽汉”的角色,因为天刚蒙蒙亮时,虎就已经在山林中“呼呼”了。到了农历二月,实际上刚刚进入仲春时节,此时虎已经“卧如弓”了,所以二月属于生肖兔。至于农历三月的“卯月”,实际上刚好是春季三个月(立春至谷雨)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阳历四月的前面一个月,从这个角度说,三月属于生肖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