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外有银行吗?
应滢最佳答案
我来告诉你!中国人在海外开户,可以开哪些银行的账户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啦~ 而且还不止一家哦! 作为全球金融行业的监管者之一,FATCA协议要求全球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IRS汇报在岸和美国海外税务居民(含美国人)的金融信息,美国税务居民只要是在美国有申报纳税义务的,都属该协议的规范范围。 FATCA定义了两种类型的税务居民: 国内税务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简称“IRS”)是美国政府负责征收国税的机构。 IRS通过发布Form 1042-S报告境外金融机构和公司支付给美国人的款项来执行FATCA。 Form 1042-S是纳税人向美国缴纳税费的依据。 如果您是美国的海外税务居民,并且在美国有申报纳税的义务,那么即使您在美国没有收入,您的海外资产也可能会被征税。 根据FATCA的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提供如下信息: 除了上述信息披露以外,当美国税务居民将非应税资金转移到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时,这些机构需要记录每条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交易对手的信息、交易发生时间、交易金额等。
对于符合FATCA要求的境外金融机构和公司,美国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取得的费用收入增加一个附加费,即FATCA附加费。该费用为收入的3%。 另外,尽管很多高净值人士最初出国是为了逃避美国的税收,但根据美国现行法律,如果他们在美国境内或境外被发现的资产超过5万美元,就必须要提交纳税申报单,详细列明在海外持有的所有资产以及获得这些资产的途径。否则一旦被查实,就要面临最高达750%的罚息。 但注意一点,如果是正常用于海外的商业经营,一般是不存在避税问题的;但如果是为了避税而设立的公司,则有可能涉及偷税漏税。
在中国,个人海外账户的监管同样严酷。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不断升级对跨境资金的监管力度。 从2014年起,外管局逐步建立了全面监控体系,对境内外个人进行筛选,重点监控资金异常流动。 对个人的监管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同时,外管局的监控系统不仅涵盖个人,还涵盖企业及其他单位,对资金的流动实行全程监测。
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海外持有大额资产都是要被监管的。
目前中国有多家银行已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2005年中国启动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先后启动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家注资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募股发行股票后,四家银行的实力和竞争力大幅增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在海外纷纷开疆拓土,大举“走出去”,在全球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在加快海外机构的网络布局,呈现出“多足鼎立”之势。从地域分布情况看,我国在欧洲地区和美国设有分支机构的机构数量最多,分别达20家和19家。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重心的不断东移,我国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盟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机构正在加速涌现,目前已达50家以上。我国的银行已经在全球六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广泛布局,网络覆盖密度日益增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全球金融服务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的银行业相比,从银行业海外资产与本国总资产的比重来看,我国银行业的海外业务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合计集团海外资产为7.09万亿元人币,约为2.09万亿美元,仅为五家银行集团总资产的17%左右。而在海外资产占比方面,美国、德国、法国以及日本等传统金融强国分别为40.4%、35.9%、26.9%和24.6%,远高于中国的15.5%,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当前,我国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加快实施中韩、中澳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和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积极推进中新、中秘等6个自贸区升级谈判,加快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为此,我国银行业的海外战略重心将更为紧密地配合国家战略,在继续深耕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同时,未来将加快在亚太、中亚等我国经贸和投资重点地区拓展分支机构,以更好地配合和支持国内企业和个人客户开展对外经贸和投资活动,为助力“引进来”和“走出去”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