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肖是有文化?
《礼记·檀弓下》有载,“夫子之春秋也,非礼不动” 孔子是第一个以文字定岁时月份的人,第一个确定春秋正名的人,也是第一个编订春秋的人。 孔子在春秋末年就有明确的书写史书的意识——“吾志在春秋”(《史记·孔子世家》)而且孔子作春秋的时候也是严格遵循周历的。 后来汉代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虽然采用了颛顼历和夏历,但仍然是将春秋的记载按照周历排定的。 可见孔子的春秋在时间上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它首次完整地记录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这242年的历史,而且这一年一年的顺序记录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它是第一部以年月日记载历史的书籍,这种纪年的方式被后世称作“王正月”或者“春正月”。 从孔子开始中国人有了相对固定的历史记载方式和相对固定的岁时节气。
所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些属于农历的称谓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春节、清明、中秋这些节日的名字也不是信口拈来的。 清人赵翼在他着作的序言里说到,“盖汉以前不别岁月,惟上元、下元;汉以来始以正月为一元,十二月为二元。而古书中时时有‘某元某月’语,则是唐以后制也。” 所以春节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叫“春节”的,而清明节是由东汉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开始有的名称。 中秋节则是在唐朝开始叫“中秋”的。 至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都是上古先民观天测地总结出的节气。 而小寒大寒霜降小雪立冬……也都是古人观察自然总结出的物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