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五行属什么意思?

虞绍仕虞绍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上结论,五行其实是一种分类方法(或者划分世界的方法),和五音、八卦等一样,属于古代的数理哲学概念,在现代的科学体系中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意义了。 那么首先我们得知道“五行”指的是哪五行,这个其实很容易得到答案:金木水火土。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在于“金木水火土”这五个词本身并不具备五行属性,因为五行这个词本身就是指五种事物,而不是指五个词,所以如果我们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话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里有一个很方便的线索就是《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木,冒也。冒地而生,物既成貌;” ——木,遮盖的意思。 树木生长,把枝条伸展出来遮住地面,这是草木的特征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基本确定这里的五行其实就是“五行之物”,即天地间五大类事物的代表。但是,既然这里的五行说的是五大类事情而非五种元素,那这五行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古人认为的世界构成要素——阴阳两气(关于这两气的来源可以参见我以前的回答zhihu.com/question/213560487 以及 @王怡莹 的评论)。根据《周易·系传》的说法——“一阴一阳之谓道……” 可见阴阳二气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存在。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诸如“天圆地方”之类的看法来概括世界的构成方式,而所谓的五行,正是对自然界的这种归纳的一种描述而已。 而如果我们再深入一些探究就会发现,其实这五行的具体含义是非常清楚的: 水(水) 属阴;流动,滋润万物; 火(火) 属阳;炽热,散发热量; 金(金) 属阴;刚硬,有锋利性; 木(木) 属阳;生长,能输送养料; 土(土) 属阳;可包容万物。 所谓五行其实不过是古人将物质世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且用两种对立的事物来表示每一类的特征。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相生相克”也就是指这样的意思: 一、水生木 水为阴,滋养植物,故生木。 二、木生火 木有光合作用产生热量,故生火 三、火生土 火燃烧后留下灰烬,与土壤结合生成土 四、土生金 金属矿藏在土地里蕴藏,挖出后呈固态 五、金生水 金熔化变成液体状态

以上即为五行相生的次序:水—木—火—土—金———循环往复 所以大家以后看古典小说的时候要是看到某人要用水克火灭一个妖魔,别以为作者是在瞎搞,人家只是遵循了一个很古老的法则罢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五行相克的顺序:水—火—土—金—木————这也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排列,其实也很好理解: 木遇火燃烧之后变成了金,故木生火;金被熔炼后变成液态的水,故金生水。同理,水被燃烧会变成蒸气而上升至空中从而变为火,因而水克火。而土的特性刚好介于水和火之间,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容纳火焰。

最后要说的是,题主举的舜的例子其实是比较贴切的,因为在古代帝王之中,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但实际上却从未称帝。他之所以会如此特殊是因为他的身份比较复杂,既不是皇子也不是庶民,而是“有虞氏”部落首领的儿子。而在当时,由于各个部落的独立性都很强,所以往往是由部落首领直接担任君主的职位而不必经过什么继承程序。正因如此才有了尧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舜的故事。

优质答主

《史记·五帝本纪》:“舜,姚姓也。舜以土德王天下,故号曰虞。” 姚即越,是舜的姓氏名之一,又作有、余吾等。古文中还有称姚姬者,就是周文王的姬姓始祖太姜。在尧舜禹时代,他们都有各自的姓和氏,但到了周朝就不承认他们的姓了。如周武王分封姜尚去齐国做齐侯;唐叔虞被封到唐国为唐伯;周厉王之子静因父姓姬,复归周室而受封于蔡地,建蔡侯国,号为蔡伯;周惠王的儿子穨废为伯,以蔡邑为私邑,史书只称陈侯;周昭王后郑穆公生公子发,字子产,因食采于郑,遂以郑为姓等等,表明这时人们已经不再用上古时代的姓名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