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位于中国哪个方向?
上海地处北纬31°10′—31°45′,东经120°55′—122°21′之间,属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与其它省市相比,上海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既不是在北方,也不是在南方,而是介于两个地理单元之间。从自然地理上看,它东邻东海和太平洋;南濒杭州湾;西接长江三角洲;北靠长江和黄淮平原。 从人文地理上看,除了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之外,其它各省市都在上海附近。有人把上海称为“中国的地理中心”。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上海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使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由于上海地理位置的重要,在古代就有许多军事意义。早在公元前476年,越国就设在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的“射浦”作为抵御吴国的要塞,秦统一中国后在此设海盐县,以后又先后在这里设立华亭县、上海府及上海县,至今还保留有“华亭”这个地名。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高宗赵构为避开金兵南下,在杭州设临安府,并将宋王朝的中都开封与杭州相连的经济区域划分为苏、浙二州,设立了苏州刺史区和常州刺史区。这时,苏州治所在吴县,常州治所在武进县。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设立江浙行省,次年改为江苏等处行中书省,省治设在京师(今北京)。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废除江浙行省,成立南京应天府,作为明朝的首都。应天巡抚辖江南诸府,地位重要。 清初江苏布政司驻江宁(今南京市)。江苏省名自此而来。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因黄河水患,南京人口大量减少,清朝政府决定迁江宁府治于镇江府,并新建京江府,作为江苏省省会,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1927年和1935年,国民政府分别将首都迁往西安和洛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曾一度迁都到重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决定将南京改为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1958年我国正式设立地级市,当年10月南京成为国务院首批确定的新兴工业基地中心城市。如今,上海已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