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素描贝多芬?
画得像不像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拿一张画和照片去比较,说像与不像,这个判断依据其实是很主观的。因为绘画作品是由多种元素组合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作品,而摄影则是用光学设备进行成像记录的一种方式。所以如果单单从“像”的角度来说的话,摄影作品要超越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
但如果说的是肖像画,那么要求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尽可能地做到和真人相似,这样的评判标准就相对客观一些(尽管也不是完全客观)。当看到一幅被评价为“象”的画作时,我们可以进一步询问一下具体哪里“象”;而当看到一幅被评价为“不似”的画作,同样可以询问具体是哪一点不那么“似”。这样问下来,对这两幅作品的理解就会比单纯地给一个“像/不像”的评价更为深入。
不过,对于音乐创作而言,可能“像”与“不像”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能够引起听者情感上的共鸣或许才更重要。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解读《大钢琴家》的画面,可以说这是成功的。特别是对于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而言,画上那个手拿画笔、正在给钢琴伴奏的可爱孩子正有着动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可以通过画面语言传递给观众的。
这幅画的“象”与“不象”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而如果是从“神似”的角度来看的话,即使有细节的地方多下些工夫,恐怕也不能达到惊人的相似的境界了。从艺术角度看,也许在构图、明暗等造型基本功方面再精益求精一些,画面会更上一层楼。而到了这一层次,再追求画面的“象”与“不象”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毕竟以写实为基础的西方美术在当代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