砮字五行属什么?
“砮”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时间较晚。 《说文·石部》:“砮,石也。从石,奴声。”段玉裁注曰:“按此字当为商周时物。《诗》《书》皆无之。《周礼·大宗伯》‘珠玑琬琰’,注云‘瑜瓀石也’,即此。”
“砮”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如图所示,均像一鸟栖于树上,树下有圆形刻刀。许慎推测其本意为“琢石为镞”,符合字形结构。段玉裁则认为它本应指一种叫做“璂”的美饰(如图三),而李学勤则指出其实际上表示的就是箭头,且与射礼有关[1]。
关于“砮”的起源,李学勤还进一步考证说是来自西方的塞浦路斯,因为该岛所产的绿色片岩质坚如石,适合制作箭镞,进而传入中东地区并流传至中国。至于为什么是绿色呢?原来在石器时代中期以后,人们普遍使用绿矾作为染色剂,所以有颜色的石头都很受欢迎。 图一、二、三分别为“砮”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写法。值得注意的是,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虽然收入了“翏”字,但并没有解释它的意思,段玉裁注曰:“未详。字书多作翏,疑即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