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斯对中国?

凌诗凌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作为科斯的学生,我觉得他最精彩的是他的方法论,也就是他提出的“交易成本”的概念。这个概念把整个经济学都重新做了定义。

什么是市场失灵?为什么政府要干预经济?传统的理论是说市场是有缺陷的(information asymmetry)因此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但是科斯认为其实这是不对的,市场之所以会出现缺陷是因为交易的成本太高,高得惊人以至于没有人愿意去进行那种毫无风险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活动,所以其实与其说市场是失灵的不如说是有效的,只不过这种有效是很低效的那种有效。 因为交易成本高,人们为了达成一个协议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高的,甚至可能是高昂的。因此当交易成本很高的时候,市场机制其实就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了。

当然,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就很清楚了,降低交易成本就可以了。而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制度创新,二是增加政府的监管力度。 所谓的制度创新就是说如果市场机制因为交易成本的缘故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就应该建立一些新的制度安排来打破这种均衡。比如说反垄断法,它就是为了降低市场进入壁垒,鼓励公平竞争而制定的法律。再比如破产法,它是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履约困难等问题而设计的法律程序。再比如说知识产权,它是鼓励创新的最重要的法律体系。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设计的。

除了制度创新之外,加强政府的监管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说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由政府定价,可以大大减少市场参与各方搜集信息的成本和纠纷解决的成本,从而让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又例如现在的电子商务领域,由于涉及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部门来规范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能梅心能梅心优质答主

在科斯眼中,中国是最具有经济学研究价值的国家,因为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型,从贫穷落后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彻底转变,这种巨大的变化对经济学家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挑战性,科斯一直都在关注中国。

在科斯的经济分析中,从一开始他对交易成本和企业边界的研究,到产权问题、社会成本问题的研究,再到后来对法律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其实研究的都是制度问题。通过分析产权、权力、法律等制度体系的运行,科斯希望能够找到制度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斯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国际比较制度分析,开始研究不同的制度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制度如何影响一国从贫穷到富裕的过程。他发现,要想研究在制度转型中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变化,中国是再合适不过的实验场。2008年10月,科斯和张五常一起到北京和香港访问,期间还召开了一系列访谈和研讨会,与国内的经济学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