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金怎么出费用吗?
1.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税金缴纳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定额缴纳,另一种是核定征收 什么是定额缴纳呢?简单来说就是税务部门给该企业制定一个每月应缴税金的数额,不管是否亏损还是要利润都要交这么多。这种形式一般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所采用。 核定的税额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1)营业收入额;
(2)营业成本;
(3)法定税费及附加。 例如一家零售店,月收入为5000元,增值税率为3%,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加起来为7%,那么月核定税收为 5000*(1+3%)=5150元 需要缴纳的税费有: 5150元*7%=358.5元(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5150元-358.5元=4791.5元(应交税费)
2.其次,如果企业选择了定率征收,则需要根据企业的收入先进行计算,然后再乘以行业税率得到应纳税所得额,最后是应纳税所得税减去减免项目,就是最后的应纳税额了。 应纳税额=应税收入×(1-扣除率)×适用税率 或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X(1-应税所得率)X适用税率 其中,应税收入=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应税所得率=年应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100% 比如说一个制造型企业,月销售收入为10万元,同时有进项税额1.1万元,则月末需将销项税额转换为不含税收入 10万+1.1万=11.1万元 11.1万元*13%=1.443万元 应交的增值税为1.443万元。
企业所有的税费,只要是正常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都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非正常、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税费,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如偷漏税而缴的滞纳金、罚款等等。在会计核算方面,不同的税费计入不同的费用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员工工资、福利: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生产部门计提的福利费用、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及保险费、支付给中介机构的审计费。
税费:劳动保护费、支付的教育费附加、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支付的排污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费用、企业销售部门发生的费用和企业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费等费用。销售费用的发生主要是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销售费用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
办公设施:业务招待费、支付广告费、展览费、销售部门人员的差旅费、销售网点的房租、水电、维修等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不包括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
利息: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收取的利息(存款利息)应冲减此项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不同之处在于财务费用是为投融资需要发生的费用,而管理费用是为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