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五行木水相生吗?
这个问题其实有些糊涂,时辰和五行的关系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这里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这个复杂的问题。 我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段,称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确定。古人将子时划分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将丑时划分为凌晨一点到三点,以此类推(如下图)。
《尔雅》曰“晨,早也;夕,暮也”。可见早晚这两个时间段与早晨和夜晚这些词汇的意思是一样的。而卯时则是指上午五点至七点的这段时间。辰时则是指上午七点至九点。这样,一个日昼就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两个时间段属于一个时辰。 上面所说的是古代计时器——“漏刻”的刻划方式。这种漏刻是用滴水的方式计时的。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每一天中,子时刻度上的水总是最先满的,然后依次是亥、丑、寅等时刻,最后才是午。所以,古代也有“夜半鸡鸣”、“平旦晨光”、“日上三竿”之类的成语。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各地方时间不同造成的。
那么,既然早晚两个时间段归属于一个时辰,是否意味着早晨和傍晚所对应的时辰相同呢?并非如此,因为昼夜长短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古人将每天划分为十二个节令,每个节令对应两个时辰。比如春分,冬至,夏至这三个节气,分别有“立春”、“立夏”、“立秋”等名称,就意味着春季有三个节气,每个节气包含两个时辰。秋分,霜降,小雪这三个节气分别有“白露”、“寒露”、“霜降”等名称,就意味着秋季只有三个节气,每个节气包含两个时辰。其余节令类推。 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划分方法呢?这是因为古人发现,每个节令内的时间分成两部分,大抵是“前半月渐热,后半月渐冷”。
基于这样的发现,他们制定出一套“温热量”的理论,用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如果“温热总量”大于零,预示着未来是温暖的天气,反之则是寒冷的天气。这种理论虽然看起来非常科学,但是实际上应用起来并不怎么准确。 不过,这种分段式的计算办法却给我们保留了宝贵的资料:从春分开始,白天逐渐超过黑夜,自然界的热量总是积累多于消耗;到了秋分,大自然又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多;再次到了冬至,自然界的热量又开始低于消耗,进入寒冰酷冬。就这样,春夏秋冬循环往复。
如果我们按上述节令来计算时辰,就会发现,每一个时辰内,前半个时辰总是温暖的,渐渐变热;后半个时辰则慢慢变冷。如此,阴阳消长,周而复始,正是“天道左旋”的体现。 当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我国古代的这套天文历法和阴阳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