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赔光吗?
首先,基金会不会像P2P那样爆仓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虽然基金和股票、债券一样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基金的的风险性远低于其他的理财产品,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对基金的风险控制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而且作为资产管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招牌,不得不做最周全的投资准备。如果管理人的风控做得特别出色,那么甚至可能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但如果一旦风控出现问题,那么基金就有可能面临损失。 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当然,市场极端的情况除外。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包括我国内地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基金行业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很多基金公司都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不过,尽管当时很多基金都遭遇了较为惨重的损失,但这些基金都是在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的,并没有出现像P2P平台那样的自融或违规操作,因此投资者还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另外,市场上还有很多的专防坑爹型基金。这些基金一般都是由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与知名投资机构联合推出的“明星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星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等“双重明星”特征。因为有了这些保障,所以这类基金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投资运作,并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收益。
彩票公益金并不是国家财政拨款,而是彩票发行收入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国家财政正常运转,不会出现所谓的“赔光”。其次,彩票公益金会纳入国家专项基金进行管理,并不存在所谓“被挪用”、“无法打入专户”问题,更不存在“基金会即将破产”、“国家将关闭基金会”的情况,广大公众不必信谣传谣,相信一切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实际上,我国对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十分严格,不仅有专门的财务制度管理规定,而且财政部门每年也会在官网、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披露上一年度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和分配情况,国家审计部门还会不定期地对各地、各部门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检查,多渠道、多方面确保彩票公益金的安全规范使用。
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例,基金会始终坚持“立得住、树得牢、叫得响、打得赢”的发展要求,将“社会需求、妇女需要、妇儿基金所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基金会健康可持续发展。2005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为全国首批3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获得民政部颁发“基金会信息发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民政部“5A级基金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