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指什么生肖?
“禄”是什么? 《礼记》:“禄者,爵也;禄亦取士之道。”“禄”就是古代官吏的俸给,也就是工资。这种工资制度开始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沿袭下来,一直延续两千多年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古人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见《礼记·檀弓下》) 那么,“禄”有多少呢? 《礼记·王制》记载了各类人享受的“禄”的情况: “王者之制禄,高低有差,而衣食有别。故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天子之卿五乡,大夫七乡,元士九乡。诸侯之卿四乡,大夫六乡,元士八乡。天子之大夫三州,诸侯之大夫二州。天子的诸侯之一,其地方五百里,公、伯、子、男之地各与其君之国同。 ”可见,在当时一个普通的士阶级,一年只有三十亩土地作为口粮,相当于现在的一亩三分地。天子和大夫的禄要丰厚些,最多也不过十亩耕地,加上一些山泽鱼猎收入,足够维持贵族子弟的生活和家丁仆从的开支。
当然,这些“禄”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购买粮食,生活开销,再加上一笔钱,用于交纳赋税和缴纳徭役,另外还要拿出一部分作为祭祀之用。(见《礼记·曲礼上》) 因此可以说,“禄”主要是古代官员们的主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