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教师怎么样?
我很好奇题主指的是什么样的国际学校,因为根据我这些年接触的国际学校(国内、海外)的经历来看,国际学校的教师分得很细致,有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老师,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老师,A-level(英国高中毕业课程)老师等,每个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都很高而且要求各有不同。
以我个人为例,我是在美国读的高中,拿了美国高中的毕业证,后来进了牛津大学(PAT)学习,拿到了牛津大学本科毕业证 + 硕士学位。我的专业是心理学 + 教育学,因为喜欢研究认知发展、脑科学等相关领域,所以读了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 在牛津大学(PAT)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一共教授了三门课: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认知发展与教育。授课的对象是G1(高一)到G4(高三)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但是也会有一些外国学生。
由于国际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好,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一般不需要学生完全用英文来回答问题,而是可以用中文和老师交流,然后在课堂讨论时用英文发表意见和看法。我非常喜欢和我们国际学生一起上的那种“热闹”的课堂,同学们非常活跃,经常会做brain storm(头脑风暴)来探讨问题,我会把问题翻译成中英两种语言以便于外国学生使用中文时能跟上进度。在课堂时间以外的教学辅导和时间我则会尽量使用全英课件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训练,比如我会给学生们练习写作的方法、改作文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英文水平。
在教完第一门课之后,我会尽量让学生多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比如心理学领域的实验报告都是英文写的),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其中的原理,再用英文写解答问题的答案(相当于小论文),最后由我用全英文对这些解答问题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英文水平和课堂参与感;同时因为是基于同一个话题进行英文讲授和问答,因此也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学生英语不够流畅的问题。
为了巩固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每堂课我都会给学生设计一些需要运用英文表达的题目(一般是和学生本身兴趣相关的话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并总结,再由我进行最后的补充和拓展。 在完成每节课的相关内容后,我会布置相应的作业(通常是英文的论述题或论文题),然后学生需要在下一堂课之前准备好解答的问题。在下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会花一半的时间来给学生解答前一课的作业,另一半的时间用来讲解新的内容。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认为比较疑难的问题向老师进行提问并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