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家长是幼儿长期教育的参与者与投资者,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家长工作一直为各幼儿园所重视,如何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尊重家长,一视同仁。
由于祖辈、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教育对象的不同,每个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在幼教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对幼儿溺爱有加,疼爱备至,对孩子吃、穿、玩、教、管等方面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与金钱;而有的家长却忽视了幼儿的教育,或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对孩子生活起居方面关心照料;也有个别极少数家长则轻视幼儿教育,以为幼儿小小年纪懂什么,教育不教育都没有多大关系。针对这各式各样的家长,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对幼儿家长都要热心对待,细心解释,用心服务,积极争取每个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充分尊重家长,包括尊重其选择教育的观点和方法,尊重其独特的个性及情感,尊重其孩子。
2、善于分析,正确评价家长。
教育原则告诉我们,家长是有差异的。我们老师应全面了解每一个家长的教育理念、素质情况,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去解读幼儿,做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家长社会的因素。一个家长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处世方法、思想素养等等都是影响教育孩子的因素。如父母离异,缺乏亲情教育的孩子往往比较野、顽皮。随父母生活的孩子往往胆子较小、寡言少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孩子往往娇气、懒惰。
3、耐心倾听,理解家长。
家长的经验不足以揭示幼儿教育的全部奥秘,他们对幼儿教育某些方面还不够了解,也有种种困优和烦恼。教师要理解他们。在家长会上,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回答他们所提的问题,解释他们所担忧的事。同时,也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向他们解释幼儿教育的一些原则和办法,帮助他们理解幼儿教育。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家长与教师的心紧靠在一起,才能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取得同心协力的效果。
4、善于引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能教育好孩子,但有的家长教育能力实在有限,对幼儿实在无法约束、管教。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针对家长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家长会上耐心、认真地给他们讲解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和他们探讨教育孩子的一些具体办法,同时帮助一些教育能力欠缺的家长管理小孩。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教育能力。
5、注重沟通,力求家长意见一致。
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孩子的同行者,教育的孩子一致很重要。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幼儿的对策和方案,我们尽量取得一致意见,力求达到教育孩子的统一要求。这就要充分发挥老师们的集体力量,通过民主讨论,提出各自的建议,从中挑选那些好的建议和方案,统一要求,共同遵守。
6、互相合作,争取家长力量。
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在家长中挑选一些有能力,有时间又有兴趣的家长,聘为幼儿园的家长助教,或请有关家长担任幼儿的安全保健员、图书管理员、花草饲养员……使家长有事做,有人做,做到家庭与幼儿园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更好地教育幼儿。同时,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报刊、家长意见本等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思想,进行家教指导;家长也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