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季节是几月?

隗茜玉隗茜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运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它对于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上;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寒”“热”二气(即“阴阳”之气)。 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阴阳交感与阴阳离决的运动变化息息相关,所谓“天人相应”就是这个意思。 每年都分为六个节气,每气为73日有余,一年共有24节气和72个中气。其中分属于五行的“节”有七个,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节令和少阴君火、少阳相火的节点,“气”则有六个,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和太阴湿土、阳明燥金的六个气节。

所以,五运六气的变化是以60年为一周期循环往复的。每一周期的首尾各对应天干“乙癸丁甲庚壬己辛戊”中的乙、丁、己、辛、癸五个天干。这5个字依次分别对应五行属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也叫做五运六气的“主运”或“主气”。 在每一干支周期内,其六十年之中的前三十年称为“初气”,后三十年称为“末气”。也就是说,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是由初气开始逐渐发展到未气而终止。

具体到中医应用方面,《内经》提出了在每一年的每一季中都要分别出现一次“太过”“不及”及“平气”三种不同状况的现象。并且这种变化现象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的,这就是所谓的: 一岁之中,初之气(正月到三月)主“风气”,三之气(五月到七月)主“温热”,四之气(八月到十月)主“炎暑”,五之气(十一月到正月)主“燥热”,终之气(二月到四月)主“北风”。 二气(春分至夏至)主“湿热”,四气(秋分至冬至)主“凉冷”,六气(夏至至秋分)主“冰雪霜雹”,八气(冬至至春分)主“寒风”。 六气之中(大寒至春分)又主“风寒”,三气至五气(春雨至立夏)主“风热”,终之气(夏分至立秋)主“寒湿”。 从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虽然一年的六步节气变化各有不同,但在某一节气之后总是会出现某种气过盛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太过”。如果某一年过于“寒”,就称为寒“太过”;同样,过于“热”“温”“燥”“炎”“风”也都一样。反之,如果在某一节之前出现了某气不足的现象,这种情况被称为“不及”。例如寒“不及”,表现为冬天没有到来就提前感受到温暖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叫作“平气”,意思是气候处于正常状态,不甚“偏颇”。按照以上道理,“太过”“不及”“平气”这三种情形在一年之中交替出现的次序应该是: “太过”—“不及”—“平气”—“太过”—“不及”—……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一个周期六十年来重复三次,共形成三个大循环圈。这三个大圆环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之间的规律却完全相同,只不过每一个圆环各自单独运行时,每个气所持续的时间都比另一个圆环要短一些而已。

因此,可以认为“太过”“不及”及“平气”“太过”“不及”三种形式实际上只存在于两个圆圈内,即前半个五十年的第一圆环和后半部分的第二圆环当中。而在第三个圆圈里面是没有发生过“太过”“不及”这两种事情的。这是五运六气理论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医学运用这一学说进行临床辨证的主要原理所在。 这个基本特征的意义在于说明了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一种是“太过”,另一种则是“不及”。然而“太过”和“不及”都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反常现象,所以在临床上必须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

阴紫妍阴紫妍优质答主

木,水生春; 火,木生夏; 金,土生秋; 水,金生水冬; 土,水土长夏(中土); 火,土克水秋冬; 木,土生春夏。这是中医里常用的说法。 我是根据《内经》、《周易》和《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总结出来的五运六气歌诀。 我的方法是先定节气,再对应天干地支,这样就能找到对应的运气,然后算出每个人的出生年的干支,通过这个干支就可以推导出一个人的命。

以上是我写的五运六气歌诀,有兴趣的人自己可以研究一下(因为本人水平也有限)! 我这里还有五运六气的歌诀,有兴趣者也可以去研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