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是什么生肖?
“师傅”是一个尊称,一般用于对老师的称呼上。在古代,师傅的范畴要大于今天的“老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外,还要指导徒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古代的师傅是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的。 那么古代什么人是师傅呢?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民间的武术师傅;另一类是官府的老师傅。今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类人的形象。(一)民间的武术师父。 很多人印象中,拳师都是威风凛凛,气质彪悍的人物。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如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这样记载:“今人以拳法教人为武艺者,谓之师傅……”可见拳师也被称为“师傅”,而且这个人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否则也不能称之为“师傅”了。
当然,能被称为师傅的拳师肯定不是泛泛之辈,他们的武术功底是非常扎实的。比如在近代非常著名的武术大师黄飞鸿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据他的弟子林世荣回忆:他(黄飞鸿)的功夫很全面,我跟他学拳,每次看他打拳,都使我大开眼界……他练起拳来,全身筋肉伸缩自如,步法灵活,变化多端,我看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正因为如此,像黄飞鸿这样的人物自然是受到尊重的,而且被人奉为“师傅”也当之无愧。(二)官府里的师傅 在封建社会,有许多人因为家贫所以不能入学堂读书,为了让他们也能学到文化知识,便有了“私塾”这种教育机构。这些私塾一般都由一些退休的举人、秀才等人担当,他们不仅学问好,还拥有很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这些人被尊称为“先生”或者“教书先生”。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传入了我国,于是出现了“学堂”这一新型的教育机构。在学校里,那些给学生们讲授知识的老师也被统称为“先生”。但这里的先生不同于“教书先生”,它没有特定的指代对象,只要给学生授课的教师都可以被称作“先生”。
不过,虽然“先生”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广泛的含义,但是有些人仍然会把那些具有专门技能的人称作“师傅”,例如做木工的师傅,弹棉花的师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