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在生肖中属什么?

屠洪涛屠洪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酉时”不是一个独立的时辰,在汉代的记辰法中有提到酉时,指的是日没以后,太阳落山到黄昏这段时间。东汉郑玄所著《春秋·元命苞》里有记载 「日没而光明复腾」、「日没而曜灵播光」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段。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裴渊注释《月令》时也提到「日入而后,天光全黑」则证明了这个时间点是从日落后的时间范围。

同时期出现的《尔雅》里也有相同的记载 「昏,日入也。」晋代学者郭璞注解释道「言自此以往,天色渐暗。」这也证明了从酉时至黄昏这一段时间是日没以后的时间段。 那为什么将这个时段命名为酉时呢?这是因为唐代时制定的十二地支记时法开始普及(此前有十二干支纪年法),人们已经习惯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一天中的各个时辰,酉时的概念也因此固定下来。

但用十二地支表示一个完整的一天还是不太方便,于是有人提出了把一天分为二十四个不等份,每份叫一个时辰的建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二十四小时计时法。这种方法准确度更高,并且沿用至今。 而这种按二十四小时计时的办法得到普及是在明朝中期之后了。 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发现一天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时间段,分别是晨、昼、夕。

晨是指天刚亮的时候称为「平旦」;

昼是指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为「日中」;

夕是指傍晚时分为「日暮」。 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古人发现,晨与夜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因为一清早天刚亮的时候,夜晚并没有结束,所以我们称这一天刚刚开始为「晨」。同样,晚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过去后,白天的时光才开始,所以此时又是「夜初」或「宵分」。

除了晨与夜外,其他的两段分别用一个带「日」字的词语概括,表达的是一天之中阳光充足的时刻,这就是「昼」与「夕」的由来。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酉时」应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