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字五行属什么?
“哭”字的五行属性,古书上有不同的解释,《说文》中认为它属水,而《汉书·五行志》中则认定它是土。后世学者大多沿袭《汉书》的说法,如张景岳的《类经》、任启俊的《药性赋》以及清朝的《本草逢源》等,都将“哭”字归为土行。但现代学者对此存在分歧意见,一些著作如陆定一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朱丹溪著的《金匮书脉要》都认为是金;而其他一些书籍诸如《辞源》和《汉语大字典》等,则仍取旧说归之为土。至于原因,这些文献大都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加以阐释。 笔者根据对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体会,结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心得,认为《汉书》的说法不妥,“哭”字应该属于火行,理由如下:
1.《内经》有“五劳所伤”一说,具体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从中可以看出,过度用眼、过度休息、过度睡眠都会伤害身体的气血津液,导致体质下降。而过度哭泣则会损伤心脏,造成阴血的耗损。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指出:“哭泣悲哀,五脏气竭。”所谓“五脏气竭”是指五脏的功能受到严重削弱。可以说频繁哭泣会导致气血淤滞、阴阳失调,使身体逐渐虚弱下去。
2.汉代刘向撰的《列女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卫灵公之时,孔子适周,见灵公夫人南子……夫人不乐,孔子往。夫人在壁间。孔子入,北向跪坐,夫人自牖(音同“有”)中窥之,见其色有悦色。孔子遂歌曰‘彼姝者子,胡然而天也!’(引诗出自诗经·魏风·园有桃)”“歌”是一种抒情手段,多在心情愉悦时歌唱。《说文》中说:“歌,咏之歌也。”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人往往不愿歌唱,这时可以选择痛哭一场。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哭一场可以释放不良情绪,让人在哭过之后心情得到缓解,身心恢复到平稳的状态(即中医所说的“复归于正”)。正因为如此,历代医家都认为“哭”有益健康,认为它能宣泄情感、疏泄肝气、调畅气机。
3.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舒畅的作用,它能保持人体气的流通,从而防止气滞血瘀,让功能正常发挥。人遇到烦恼忧愁或者悲伤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肝气郁结,进而导致疾病发生。而哭泣可以使郁积在心中的负面情绪得到疏散,因此能够保护肝脏不受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