溎字五行属什么?
“溎”字的五行属性为木,阴木。 《康熙字典》中关于“”字五行的记载如下: “溎”【午集下】【月部】 《唐韻》《集韻》《韻會》烏見切,音苑。《玉篇》樹名。枝盛皃。一曰大也。又《集韻》紆婉切,音宛。義同。又於萬切,音苑。又烏干切,音完。又大本無文。 又《集韻》《韻會》于願切,音元。《禮·檀弓》葬於北山之陽。郑康成註曰:東北之山謂之大山,山大者九隆,小者七隆。又西北次之。南面之山謂之南山,山南谓之阳。陽者,山之南日光發照處。《集韻》或作岡。 “溎”字在隋唐时期多写作“苑”;金元之后,则多写作“澗”。这三个字皆属同音字,因此读音均为yuàn,含义亦基本相同。
清梁玉繩撰《廣韻辨正》云:“磵、涧、苑、館,今俗書多用「澗」字,非是。「澗」字從「門」,古音於願切,「逕」字從「門」,古韵於願切,則「澗」當同「逕」音;「逕」字今音juǎn,則「澗」亦然。且「逕」「澗」二字,各屬不同韻部,「逕」字属「真」,「澗」字属「元」。若以今音相混,則失其舊矣。 「園」字的字形在南宋時已有寫法與「澗」相同的,這是「园」字「借字為音」的例证之一[1]。
明楊慎撰《類箋》[2],清顧炎武撰《廣雅疏證》均載有「園」字作「彎」的形狀(《類箋》中「園」字作「夗」,乃形誤),可證明末清初時尚有人在使用「彎」字。《廣雅疏證》云:「『園』,『圜』,『彎』同。」即此意。另,李學勤、朱鳳漢等輯《清华簡帛文字編》收載了數個「圓」字,皆作「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