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通货紧缩了吗?

濮阳俊明濮阳俊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讨论通缩还有点早,但是通缩的征兆确实已经出现了。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企业利润下降,投资意愿降低,导致生产率上升受阻,供给方面想通缩;居民收入增长停滞,消费意愿降低,导致需求乏力,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物价上涨缺乏支撑,通胀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空间扩大,央行降息降准操作空间增大(虽然目前还不会主动释放流动性,但至少不像之前那么克制了),通缩预期抬头。 但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又比较特殊。 通缩通常发生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衰退时期。而目前中国经济虽然在增速换挡,但仍在快速增长期。2014年GDP增长率仍然高达7.3%,这也就意味着通胀压力仍存。况且2014年才刚刚经历了去年底今年初的那轮物价快速上涨。当前中国经济既不存在明显的通缩风险,也不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现阶段最大的麻烦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因此解决当前的困境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着手。在需求侧主要应加强政府支出(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和居民消费,刺激总需求扩张。供给侧则应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效率,特别是要放开价格管制,提高要素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除了宏观经济政策以外,应对通缩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备受关注。在出口下滑,贸易顺差减少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通缩,有必要进一步贬值人民币汇率吗?如果贬值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应该考虑加息以吸引外资流入?

2、土地价格。目前通缩的焦点集中在上游商品价格,但中国的通缩事实上已经从上游扩散到中下游工业品和消费品,并且呈现出从产地向销地转移的趋势。这一方面应该重点关注土地价格的变化,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的土地价格。

3、房价。房价不仅是土地价格的问题,而且关系到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在人口流动总体趋缓的背景下,一线城市的住房供求关系将逐渐趋于平衡,房价上涨动力不足。但二三线城市房价调控任务仍然艰巨。

翁哲铭翁哲铭优质答主

通货膨胀是物价的全面持续性上涨,通货紧缩则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目前学界和政界对通货膨胀率的警戒线是5%,对通货紧缩的警戒线是2%。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或超过5%的警戒线,就有“通胀”压力,如果下降到2%或其以下,就有通货紧缩的压力。我国1998年到2001年间,CPI曾出现连续33个月的2%下的物价下降趋势,就被认为有通货紧缩的压力。现在又有人担心通货紧缩问题。

实际上,CPI跌破2%不足为虑。今年1-2月份CPI同比下降了1.6%,跌幅略大,是因为比较基数较高,今年初的春节、雪灾、食用油和粮食涨价等也有影响。从更长时期来看,2004年8月至今年2月,CPI有19个月同比涨幅在2%以下。其中,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CPI一直徘徊在1%附近。所以CPI的变化是物价上涨趋势中的自然起伏,有季节性、阶段性的因素影响,不是全面持续下滑,没有进入通货紧缩状态。

PPI下降不可怕。今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1.5%。PPI下滑,是因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下降,我国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PPI的跌幅,除受比较基数较高的影响外,还因为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加快产能结构调整,大力挖掘产能,并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扩大出口,我国的PPI自然走低,使国内下游企业受益,从而增加了总体社会福利。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保持CPI的合理上涨和PPI的适度回落,而不能以个别月份甚至个别连续月份的短期涨跌幅来判定是否进入“通胀”或通货紧缩状态。不能因为经济运行中出现CPI低一点或PPI负增长,就担心进入通货紧缩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