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没有地铁北京?
1,2,4,6,7 早5点半到凌晨1点 3号晚上到早上6点(2016年1月20日起) 8、9 晚20点到凌晨1点 10、11、13 早5点半至次日晨6点 12号凌晨一点开始。 目前北京地铁运营时间最长的是一号线和四号线,都超过了20小时/日。 运行时间最短的线路是八通线,只有两条轨道,白天黑夜都一样,只有早晚两趟车,上午和下午各一趟。
1. 北京地铁的最早一班车,一般情况都是5点半左右发出。最晚的一班车,不同的线路有所不同,二号线、五号线等市区线路是末班发车时间为23点;西郊线、机场专线等支线线路要晚一些,末班车时间是23时30分或24时。 2. 早高峰为7点至9点,晚高峰为17点至19点。目前北京地铁全线网共有190座站点,其中实行区间运营的站共计43座,这些车站分为提前结束运营和延迟终点站两种方式。
3. 目前,北京地铁路网中,一号线与二号线是最古老的线路,这两条线也是唯一一条可到达北京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线路。
北京地铁线网已从单线变成了十字加环的线网,又发展成了多线多点放射的线网。目前,北京地铁运行线路已达14条、里程353.5公里、车站225座,日均客运量810万人次,高峰时平均每分钟就有8万名乘客乘坐地铁出行。其中,有35座车站的日均客流量已突破10万人,14条线路中有8条线路的日均客流量超过了80万人。但是,与不断拓展的地铁线网相比,北京还有30%的地区没有地铁线路。
未来五环内超过80%地区都将有地铁服务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负责人介绍,北京轨道线网还有600多公里规划线需要建设,并预留建设弹性。据测算,未来五环内超过80%的地区都将有地铁服务。到2020年,3000人以上集中客流区基本实现轨道服务全覆盖。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在编制中心城轨道线网控制规划时,提出了“棋盘+环线+放射”的线网思路,线网平均间距500米至700米。并按照“线站位空间一体化策划”思路,提出线站位与重点功能区、枢纽、城市节点、三旧地区联动开发的方案。将1.2万公顷重点功能区规划了24个轨道服务示范区。
“七网融合”推进交通供给侧改革
市交通委负责人表示,“七网融合”将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七网”是轨道网、地面公交网、自行车步行网、道路网、枢纽网和智能交通网的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
“七网”要从空间和时间上“一体化”,换乘距离不能太远,等候时间不能太长。地面公交线路站和地铁不能太远,50米内设公交站。
目前,北京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被机动车停车挤占现象严重。市交通委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建设立体过街设施,重新规划公交港湾、公交专用车道、轨道交通场站的路外停车设施,调整居住区内部道路单行等措施,改善步行出行环境。
2020年北京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2017年北京市交通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608.7万辆,扣除报废和转出车辆,同比净增10.9万辆。2017年,北京小客车日出行量平均为362万车次,比去年下降了0.7%。高峰时段平均小客车出行31.2万车次,同比减少了6.8%。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透露,从交通指数调查来看,2017年北京市交通拥堵情况继续改善,全市交通指数为5.5,属于“轻度拥堵”级别,同比下降7.8%,特别是早晚交通拥堵时长减少了42分钟,早、晚高峰各缩短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