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火缺什么?
“缺啥补啥”是现代人的一种错误观念,它把中医中“治未病”中的“防”错认为“治疗”了。 举个例子,人体应该保持一个偏碱性的环境(成年人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检测发现身体偏酸了,就认为是“肾虚”,开始大量吃韭菜、葱、姜、蒜等来“补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人体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饮食结构均衡,适量运动,心态平和是最基本的自我调控方式。
再举个例子,人体需要七种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水分、盐类(电解质)和无机磷等,如果测得某类物质缺乏或者超标,就认为“阴虚”或“阳虚”,开始大量进食某些食物来“填补空档”,也是不科学的。 人体的阴阳平衡不是靠吃东西得来的,而是靠合理的起居习惯和正确的饮食结构来实现的。比如,大多数“寒性”体质的人,其实并没有过多摄入“寒”的食物,却经常喜欢吃生冷食物,喜欢吹空调,穿短裙,光脚走路……这样,身体自然而然逐渐变成“热性”,所谓“寒性”只是身体阴阳失衡后带来的症状而已,并不是真的缺“阴”。
“金生水”“水土克水”等等,这里的“生”“克”也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产生”“抑制”的意思。其实,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克-生-克……”的。也就是说,当一行过于旺盛时,它会不断“克制”另一行,直到这一行的力量被完全“消耗”掉,然后另一行开始“旺盛”起来,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在身体出现“亢盛”症状的时候(也就是“阳性”过盛),要“泻其阳”,多吃些“凉性”食材,而非“补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