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别墅在哪? 我今年8月去挪威的时候住过一家叫Huttopia的民宿,老板是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他们自己在挪威旅行的过程中特别喜欢小木屋这种建筑,于是就投资开了一家这样特色的酒店。
他们的网站上介绍这些小屋是“真正的生活体验”(原文是live a life),我觉得这比很多标榜着生活方式的民宿或者酒店要真诚的多。 小屋位于挪威西南角的一个峡湾边上,距离著名的峡湾游和船宿基地博格(Berge)大概20分钟舟船行驶的时间。这里的房子其实按照挪威建筑的标准来说并不算很低碳或环保——它们并不是木结构的建筑而使用了大量的玻璃,不过考虑到气候因素和当地材料的特点这也算能理解的例外了。 房间很宽敞明亮,内部装修挺现代的。
房间外是一片大露台,从这里可以远眺群山,近处则是一派田园风光。 这间屋子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一晚上要五百多块,不算便宜,但是考虑到旅店本身定位就是“生活体验”而不是单纯住宿的地方,这个价钱在我看来倒也不算过分。而且在这里确实能够感受到一种在别处很难体验到的,类似于生活在野外又随时能回到现代都市之中的那种感觉。
我在网上搜到了他们给客人提供的食谱,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URL 这个网站上面还有关于民宿内部活动的信息,比如烧烤,户外烹饪,森林探险等等。我觉得如果能够和这样的朋友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的话那一定是非常难忘的回忆吧。
赞同 523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2 1:21:03 1885年春,让•梅格斯博士夫妇在大森林里建好了他们的新家。这座用松木搭建的小屋只有两个房间,没有窗户和烟囱。一个房间用来睡觉,另一个房间既是饭厅又是客厅,还用来堆放杂物。家里做饭取暖用的是木柴,博士用两根圆木钉在一起做成了一根长长的火钳。夏天,他们把用柳条和玉米皮编成的窗帘挂起来,挡挡风雨和阳光;冬天,他们又用毛毯把“窗帘”蒙起来,小木屋里就暖和多了。为了能够使小木屋四季都能通风透气,房顶上还专门开了个天窗。这样,住在屋里的人可以看见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小木屋的前面有一个大木箱,里面装满了大白菜和土豆--这是他们家一冬天吃的蔬菜。小木屋的后面拴着一匹老马、一条狗和一只猫。
不久,梅格斯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那就是印第安人卡迪鲁带着他心爱的女儿吉莉娅到木屋来作客。吉莉娅在梅格斯家的小木屋住了一个来月,她非常喜欢这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家新朋友。
在这所小木屋里,曼迪在一天天地长大。当她开始学习走路时,妈妈怕她摔着,就用一根结实的皮带系在曼迪的腰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厨房的椅子腿上。这样,曼迪在厨房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怎么闹就怎么闹,怎么跑就怎么跑,怎么跳就怎么跳,就是跑不出了妈妈照顾的范围。
1886年秋天,又到了收获庄稼的季节。一天晚上,劳累了很长时间的爸爸刚刚走进家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爸爸叫的“叭叭”声。他以为小杰克醒了在喊爸爸呢,就径直向厨房走去。可走到门口他看到厨房里一个人也没有,只听见小曼迪还在“叭叭”叫着。爸爸走进去,才看到原来是曼迪在自己学说爸爸的发音呢。
这时候,妈妈也从仓库里回来了,她一进家门就看见大橱旁的地上放着一个脸盆,旁边还有只小桶和一个木头做的勺子,爸爸手里还抱着哭得正厉害的曼迪。她一下明白了,一定是曼迪看到爸爸洗土豆,也非要洗不可。爸爸不让,曼迪生气了,就大哭起来。
又一个春天来了。这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因为没过多久,爸爸妈妈就在小镇上租了所房子,他们要搬到小镇上住了。
在这所小木屋小住了整整四年,但对曼迪来说,仿佛有一辈子那么长。
赞同 696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9 7: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