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杏花各指什么生肖?
这个答案在《周易·乾》中可以找到。 原文是这样:“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解释一下这句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如果一个人的运气好的话,哪怕他像龙一样飞上天了,也很顺利。 这句中的“飞龙”“大人”都是指一个人走好运的时候。 这个句子是坤卦上九爻的爻辞(六爻在八卦中每一卦由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而在乾卦九五是唯一的两个爻变成阳爻的爻,所以这一句话是单独拿出来用的。 这句话里有一个成语叫“飞龙在天”形容运气好到极点,那么为什么是“龙”而不是别的动物呢?这是因为古人将天地万物都比喻为龙的子孙。比如我们现在的“龙袍”和古代皇帝的“龙椅”其实都是在借用这个意思来比做天子,而“龙”字本身也是象征帝王的“纹样”。
这里为什么要引用“飞龙在天”呢?是因为这句后面紧接着一句“利见大人”。什么是“利见大人”呢?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郑玄注:“大者,父母官长之称也。”大意是说,一个人的运气好的时候能够碰到地位高的人,并且能得到他的赏识和帮助。 而这个“大人”究竟是谁呢?在《周易》中“大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含义丰富。但这里指的是“九五之尊”——君王! 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走运的时候就能见到君王而且得到他的帮助——当然这个帮助要看君王的心情,毕竟他是至尊至上的存在。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所谓的“荷”即是指“芙蓉”,而“杏”则是指“杏仁”,这两种食材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那么为什么用“荷”代替“芙蕖”,用“杏”替换“杏子”呢?原因就在于古人在用“荷”和“杏”来表达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情,而“莲”和“桃”则表达了另一种含蓄的思念之意。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周代天子祭祀土地神的时间为“仲夏之月,始农,耕藉田千亩,选士以车;孟秋之月,农乃登谷,祭祀百神,天子祀上帝”。其中的“农”就是指耕种的人,也就是农民。而“穑”字在《说文》中的解释就是“稼穑,农收也。”可见“穑”是“农”的本字,表达的是收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