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在成都的几环?

付歆倩付歆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好笑,就凭题主在问题描述里说“成都周边有个叫都江堰的地方”和后面一句“离市区很远吗”来猜测题主非蜀地人士,再来看看其他答主煞有介事地把都江堰位于成都西北边的蒲江、大邑和四川西北部攀西平原的凉山州会理县连接在一起,再结合题目要求写一篇长一点的解答。这简直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

1.都江堰市是副地级市(1987年升为副厅级),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唯一一座因水利工程得名的城市。 2.现在所说的都江堰,是指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昭王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成都市东北方向的崇州市。这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自秦汉以来,一直属于蜀郡武阳县的治所所在。晋代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里对这里的繁华就有生动的描写;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诗咏叹这里的水土丰美:“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家好桃花。”

3.到了宋朝,为了灌溉川西平原上的稻田,人们在崇州以西、以南至邛崃附近地区开凿山岭,引导水流,形成了著名的灌江口支流,即郫江和黄堰河。后来,人们在两河交汇处修建了一座石桥,取“郫”与“潢”的谐音,名为“郫县”。现在的郫县南大街还保留有一座宋代古桥,名为“济美桥”,据说当地村民常在此捞砂,可以从桥下淘洗出古代的钱币。

4.元明以后,由于战乱和水患,这一带的沃野变成了荒莽。清康熙时修葺了都江堰水利设施,使其重新灌溉了大量农田,蜀中自此“无旱灾”。清代诗人吴镇写有《都江堰歌》赞颂这项工程:“蜀中自古无干旱,恩波万里溉田畴。” 5.清末民初,这一带陆续设县建市。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灌县,以灌口帝舜祠为县城,取义“灌我宗庙”(语出《尚书·禹贡》),简称“灌”,故名“灌县”。1924年为纪念李冰而改称“都江”;16年后又恢复原名“灌县”。1988年撤县设市,更名为都江堰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