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是谁投资办的?
目前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户用完单车后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用车,这种模式的单车属于无桩公共自行车,比如摩拜、优拜;另一种是用户充值办卡获得骑行卡,骑车时刷码或者刷卡才能开启锁车功能,这种模式类似于公共交通的公交IC卡,比如在杭州出现的滴滴单车和杭州公交通用的“哈啰单车”,还有此前在北京和上海投放的单车,都是采用此方式。
这两种模式都离不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思维的助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种车型都属于移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产物。 那么问题就来了,开发如此智能便捷的应用程序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而且现在的大环境下,没有哪个互联网公司会单纯因为公益而牺牲公司利益去推广这么个程序(虽然一开始可能就是为了抢占市场)。那么这些应用程序背后的投资人是谁呢?
根据目前各家公司公开的信息来看,投资共享单车应用的机构有很多,但是主要投资方还是来自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另外还有美团点评、平安创投等,至于个人投资者就不得而知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应用都声称自己有着完善的防盗车和数据监控系统,车辆到位并且有后台保障,让用户放心使用,不过据我们了解,目前绝大部分的单车都需要手动锁定,所谓的智能化都只是停留在APP上的数字而已,真正投入使用的自动化设备并不多。
另外对于数据的安全问题,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用户个人信息和骑行数据都会汇集到某一家企业,一旦出现信息泄露,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又如何能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呢? 关于数据安全问题,各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现在已经过亿的用户量,以及海量的骑行动态,任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都有专业团队和硬件设施支撑。在信息安全方面,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也获得了相关认证,让信息传输和使用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