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体育精神是什么意思?
鲁迅体育精神是鲁迅在体育方面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健康的意义,提倡健康的体育运动以及体育的德育作用等。
1、健康的意义
鲁迅认为“人往往以自己所造成的梦想来代替世界,意见夺去了事实。”他在1918年写的《人之历史》中又提出了“人之所以进于今日之文明者,谓由于掠夺、战斗、奔波、疲劳之能力,日以发达,顾抑未始无由;盖凡男子之长殆无以逾于女人者,惟在有攻取之能力焉。”这些论述均说明了人具有竞争能力、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体操和文明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文明必须通过“体格(格包括精神)”的锻炼才能获得。“体操的目的,在使人十分的充实,而足以应战。”
2、提倡健康的体育运动
鲁迅非常重视体育,认为“体格是决定于遗传的。”要改变人的弱点,只有通过体育锻炼,“对于种种的科学,毫无知觉的肉体,倘不能受其影响,那么,一切学术,都是空谈或是梦想了。”他本人就酷爱体育运动,曾经留学日本,“每天很晚才从运动场回来。”并曾经写过《忽然想到》七首之五,其中讲到自己的一些游艺场的趣闻。
鲁迅提倡“正当的游艺”,“运动与教育可以合并起来。”认为“游艺就是做事,做现在所能做的事。”主张学校除教授文化科学之外,还应注重游艺,“游艺本属于将来”。1935年4月21日,鲁迅在上海《申报》刊出了以他为委员之一的《中国游艺会暂行会章》,“……本会宗旨,在使游艺普及于民国人民之全体,并发展民众之特长。”
3、体育的德育作用
鲁迅主张“教育之理论与实际应当合一”“多教人家做事,并非教人做现代官的仆婢。”“使教育不归于死读书,而多所开发,为民国生存而服务。”在1919年9月30日《致萧军》一书中谈到:“我自己也还晓得中国古训里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那一套,自己是早已动摇了的小人物,所以也无谓乎说。”但在他的体育概念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被转化为“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体育的德育作用,即:不在其位,也要为其所在位谋事、做事,做事就是体育之基,就是人生意义之基。
鲁迅体育精神告诉我们:人要锻炼自己,要有竞争、拼搏向上的精神,要勇于挑战,要敢于超越自我,成为自身发展的强者,要做一名强者而不要做弱者,弱者会被淘汰。鲁迅体育精神启示我们: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盲目效仿他人,做回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世界里的强者,不要做自身发展的弱者,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成为社会的包袱,成为他人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