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属什么生肖?
1959年,是中国农历己亥年(猪年)。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中国民间传统中,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匹配。其中,子时鼠,丑时牛,寅时虎,卯时兔,辰时龙,巳时蛇,午时马,未时羊,申时猴,酉时鸡,戌时狗,亥时猪。这种匹配关系,被称之为“地支相配”或“十二相配”。并以此作为计时系统的基础,形成了“时辰”概念。 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因此一天有24个时辰,正好和24小时相统一。 每一个时辰分为上、下两个时间段。晚上23点到次日1点为子时,上午7点至9点 为卯时,以此类推。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人发现了昼夜交替的规律,制定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制度。白天的工作时间大体确定了,那夜晚的时间该如何利用呢? 人们发现,夜里每个时辰都有具体的时间特点。在特定的时间里,一些事物最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最容易发病。比如“子时睡过阳气尽”,所以夜里的第一个时辰,必须入睡,否则就会耗损一天的阳气;“丑时不合穿靴脚沉埋”,第二个时辰不宜穿着过紧的鞋子,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寅时风木克土正愁烦”,第三时辰,正是肝胆运行的时候,易生气发怒等等。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把以上规律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昏始于卯,晨兴辰,中午午,未中阴,申西阳,酉黄昏,戌人定,亥午夜,子曰复,丑金牛,寅卯破,辰龙升,巳午虚,未申少亭午,酉日黄昏月始现,戌狗黄昏人静,亥猪覆更。”“五运六气八节令,周而复始走循环,不知年岁不知病,但知时刻逢时辰。” 这就是中医脉象中的“时令脉”,也被称为“死生之候”,认为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这些特殊时间的脉搏特征以及变化规律,就能够精准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