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海的可转债吗?
2013年6月,上海首个可转债项目——上海建工发行上市。之后,上海本地的银行、地产、能源等各行各业都陆续推出了自家可转债。 到了2021年底,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598家(剔除B股),而可转债也达到了惊人的200支!平均每个上市公司都有两三支可转债了。
作为沪市的“老大哥”,工商银行早在2004年就发行过可转债,但后来在2010年和2014年才先后回售;上海银行的“上银转债”则是在2017年成功赎回,是上海地区首只成功赎回的可转债。
目前,上海地区还有 199 家公司拥有可转债,总规模达到 2630.17亿元。 但与发达市场相比,这一数据仍旧显得相对薄弱。以美国为例,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 21 家交易公司可转换债券,合计融资 2556亿美元。 不过,从政策导向来看,未来上海地区可转债市场的蓬勃发展可期。
去年 12 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开展该业务的条件进行了放宽。
同时,在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十四五”末期,上海全市直接融资金额有望超过 1 万亿元,其中通过债券和可转债募集资金的比例超过 70%。 这意味着,更多的上海企业有望成为发行可转债的“尝鲜者”,而投资者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