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捞面哪里的好吃?
山西人,现在在郑州。 说起山西的河捞还真有点想念,老家门口有一条汾河,小时候夏天会下河逮鱼捉虾,冬天会在结冰的河面上打滚儿,玩溜溜球,滑冰车.... 偶尔也会去不远处的汾河二坝(现在已经没有了)捞鱼摸虾,记忆里河捞的味道就是咸咸的,和家乡别的面食不一样,不过却别处吃不到的独特味道,一直念念不忘。 我小的时候,每年暑假我都会被爸妈送到姥姥家,在太原郊区乡下,农村都是自建的旱厕,厕所后面一般会有一块菜地,我住的房间正对面的厨房外有两间厕所,其中一间是茅房,另一间是洗刷用品的厕所,中间隔着一堵墙,墙上有一个门通到厨房,这间厕所没有马桶,是蹲坑,厕所里面有个水龙头,用来冲洗厕所,当然,也是做饭的地方。
每天早饭后,我妈都会给我5毛钱的早餐费(1元钱能买好多东西的时代)让我去买菜地旁边的蔬菜,我想吃肉的话就要去远一点的集市上去买了,有时候会买两个包子,5毛钱管吃饱。中午和晚上都是在家里做,一般是馒头或者花卷、烙饼,就着咸菜或自家做的酱吃饭。晚饭过后,妈妈会蒸米饭,煮饭的时候,厨房里就会弥漫着柴火烟和饭菜混合的香气,让人胃口大开。而早上那一盆用来冲厕的水,因为温度高,经过一夜的时间,早已凉了下来,变成了可以洗漱用水。
每天早上起来,妈妈都会把洗脸洗脚的水和刷厕所的水兑在一起,从水龙头中流出一盆清水,我们用它来洗漱,虽然不美观,但是非常方便。我从小就不怕脏,而且觉得这样做很环保啊,水循环利用,而且节约了自来水费用(那个时候家里的自来水费用是要交的,一个村子共用一个水源,水质非常好,直接喝也没有问题)。 后来离开那里,去了外地上学和工作,每当想到那个小村庄,想到那座桥,那条河,还有那些美食,就倍感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