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指什么生肖?
“骨”字,可理解为“牛骨”“猪骨”“鸡骨”等等,即指某一类人,而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人(像“头”“足”那样);同时,还隐含着这些动物骨骼中含有人类的基因。我认为最恰当的解释是: “骨”字,是指人类(或者说中华文明)的“种族”(遗传属性)或“血统”(文化渊源)。 这个解释与“十干”“十二支”的解释是一致的——都是基于中国人历来以“类”而不是以个体来认知世界的方式得出的。
“鼠目寸光”——(像老鼠那样)只能看到眼前一点点光线。比喻目光短浅。 《礼记·祭法》中有言,“山林川泽,能兴云作雨,以滋润万物者,皆曰神。”可见古人是以“类”的方式来理解世界的——山岳、原野、河流和湖泊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血脉”中流动着神的血液。它们和我们一样,都属于“有血有肉”的生物。因此才能称得上有“体”或有“形”(“无定形者”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体”“形”)。
而日月星辰之所以闪耀光芒,也是因为它们散发着人类的气息(“精气”)。所以它们与我们一样,是有“精神”“灵魂”的动物。才能被称为“有灵”。这样,我们就与它们一样,同属于一个家族了(就像十二生肖一样).我们彼此之间相互看待的时候,就能把对方当作和自己一样的生命体来对待。这就叫“人与天地相似”(《中庸》),或者“人与天地同体”(《庄子》)。 所以,“骨”字的本义既不是专指骨头,也不是指性格坚硬。而是指人类这种生物(或者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