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为什么这么慢?

平至强平至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比的是文明的速度,不是交通的速度! (一)“建”字当头 先来看看在建的杭州高铁站——火车东站枢纽,这个号称全国最大规模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东枢纽工程由东站房屋建筑与配套广场、场站结构及四电系统安装等三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

目前场地内共有11个施工队伍同步进行施工,整个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这个项目的建设难度之高,施工之复杂,可以想见。 但是这个项目被杭州人称为“没有夜班的工地”,因为它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争取早日建成通行,让市民早一点享受到交通建设的红利。 在建的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也是亮点纷呈。

这条线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时,是全国首条设计时速最快的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它采取“主辅分离”的建设模式,在主城区范围内地下线路采用现浇法施工,而在萧山区界之内则全部铺设在高架桥的钢箱梁上。 这条线路最大的工程难点在于地面沉降和变形的控制,由于杭州属于软土地区,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

为了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工程采取了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方式,即在保障出行安全的情况下,先在地面上建起一道临时围挡,再开挖建造坑井,然后开展内部结构施工。

这样既能保证施工进度,又能保护周边道路绿化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除了高铁和机场轨道快线,杭州还有很多在建的交通项目都体现着“建”字当头的速度与激情,如连接西湖与城东的西湖隧道,全线设置10座地下车站,目前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又比如联通城西与江南的运河云门站—余杭火车站区间隧道,预计年底盾构掘进。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大、工期短、技术新且施工难度大,但没有一个因为困难而放慢了脚步,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目标——“早日建成”!

(二)“疏”“堵”结合 说到交通,就不得不提到杭州这几年一直在推行的一盘棋——治堵。 这盘棋下得有多大? 作为“堵城”之一,杭州近年来通过增加公共停车位、提高出租车起步价、增加高速公路收费等方式,不断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杭州共拆除违建3758处,面积约436万余平方米(约4367公顷),这个数字相当于拆除了一个中小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除了拆,杭州还努力做到新建。

2012年杭州开始修建三墩互通至留石快速路连接线,拉开快速路网建设的大幕。到2016年,杭州已初具规模的快速路已达“四横五纵”六条快速路。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杭州加快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立体快速公共交通网络。除了已经建成通车的快速路与环路,还有多条道路正在加快推进,如东湖快速路南延、文一路隧道、时代大道快速路等,未来还将陆续建成文二路等多条隧道。这些项目将通过打通“瓶颈路”和“断头路”,进一步拉近各板块之间的距离,有效缓解拥堵。 除了快速路网,杭州这些年还着力推进“公交+自行车”绿色出行,提升公交分担率。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杭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353万辆,较2016年末增长约两成,其中私家车增幅更大,达到39%。然而,同期杭州公共交通的乘客总周转量却增长了18.3%,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也达到了63.8%。 这是杭州努力建设绿色交通的一个侧面写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