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雯娜中国冠军范?

廉蓬华廉蓬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很多评论,说蹦床这个项目和中国体育有关系吗,有,而且很大! 在2001年之前,中国处于乒乓球王国时代,那个时候中国队拿金牌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这个项目上很难出现超越性的大满贯选手(邓亚萍,张怡宁);随后进入了羽毛球黄金时代,林李时代,陈郁和李宗伟是当时男单最强者,女 single 则是张宁,龚睿那一代人称霸女子单打和双打项目;再然后就是现在的体操群星时代,男子最高成就应该是杨威,肖钦,李小鹏这一批人,女子则是最强的都是浙江队(楼云,黄南羽,邓琳琳) 不过说到竞技体育最高荣誉,不是看你的项目在中国有没有参与,主要还是看你个人在这项运动中能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

从奥运会,世锦赛,到洲际比赛(亚洲,欧洲),到全国竞赛,全运会等以 年为单位统计最高成绩的话,何雯娜的成绩排在所有蹦床运动员里是第一位。她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在比赛中完成难度系数的全满分的选手,她创造的 41.83 分这个最高分保持至今依然无人能破。

如果按最高奖金额度计算,她是获得这项运动奖金最多的中国运动员,超过所有乒乓球球员加上羽毛球高手。如果没有意外,几年后她退役时获得的总奖金可能突破千万元。当然这些奖金的获得是以打破世界记录,夺冠为基础的。 有人说她让奖牌褪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我认为不然,在竞技场上输掉了比赛,只有两个结果,一是你认输,二是我认输,要么你就站起来继续战斗,直到你战胜对手为止,至于这个过程中你流了多少汗,付出多少努力,那是另一回事。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人开局跑得快,有人中间发力,最后冲线决定胜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对每个人来说却意义不同,这点何雯娜比谁都明白。

隋云驰隋云驰优质答主

蹦床运动起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但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南方很早就有跳床健身的习惯。人们把一张布绷的像满月一样的气床放在地上,然后跳到一张放在气床下面的桌子上,接着又从桌子上跳回气床上,这样上下地反复跳动,人们叫它跳床。后来人们觉得这样跳床还不够过瘾,便在一张像“吊床垫”一样的床下拴上绳子吊起来,人们站在上面使劲跳,利用床垫反作用力使身体腾起,身体可以腾空到与床面相平的高度,在空中可以自由翻转,这就成为现代蹦床的雏形。

20世纪30年代末,前苏联、波兰等中东欧国家也开始盛行这一运动,并在跳床上铺上了一张松紧带编成的网,称为蹦床,一直沿用至今。1942年美国纽约有个体表演赛。1948年加拿大举行了蹦床比赛。195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参赛。1964年,加拿大把蹦床运动纳入体育课程。1965年,日本首次进行了全国性的蹦床表演。1973年在前苏联举行第二届世锦赛,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队参加了比赛。

随着蹦床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些高水平的蹦床运动员在具有相当高度的弹网上做大空翻和转体动作时,常常会有脱网的危险出现,为此一些运动员便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固定网上进行带有危险性的高难动作训练。运动员在这样的弹网(固定网)上完成动作与在普通蹦床完成的动作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在固定网上可以从事空中大旋转、空翻以及空翻转体等危险动作训练。后来人们逐渐把在固定网上进行具有较高难、险性的技巧动作训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叫高空弹跳运动。1973年在美国纽约市举行了首届高空弹跳比赛。

1997年9月,第五届世界特技运动会在荷兰举行,在7个正式比赛项目中,蹦床被列为主项。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荷兰等发达国家,蹦床被列为竞技类运动项目,英国、法国将其列为健身类运动项目,日本将其列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德国与奥地利是专业运动员训练辅助手段,蹦床运动已在世界普及。随着蹦床运动的不断提高,其危险性也越来越大,加上运动场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80年代末开始,蹦床运动在世界开展普及程度和人数有所下降。而高空弹跳这一新兴的蹦床运动项目的出现,使弹网运动的普及程度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开展的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人数和水平却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1991年美国把高空弹跳运动提高为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西班牙举行了国际高空弹跳邀请赛,共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在第六届、第七届世界特技运动会上,高空弹跳已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在中国、前苏联、波兰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蹦床被应用于体操、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等项目的训练当中,运动员通过在蹦床上做各种大旋转、空翻和空翻转体的练习,一方面可以作为专项技术训练的辅助性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运动员的空中动作感觉,在实际比赛中增加成功率。前苏联、中国等国家开展蹦床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把它当作跳水运动的陆上训练手段。在中国除在一些运动队中用来做训练手段外,在全国各地少年宫和儿童游乐场等场所,都设有小型蹦床,作为少年儿童体操、跳水运动等的普及和基本技术教学的手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