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1985年,中国第一支轮滑队成立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运动项目陆续涌入中国,轮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先后成立了轮滑俱乐部,举办轮滑比赛。
作为当年风靡一时的时尚运动,轮滑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1985年至1986年间,国内轮滑活动异常活跃,很多城市都相继创办了轮滑协会及俱乐部。这一时期,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轮滑赛上,还出现了来自香港和台湾省的选手。随后几年里,全国轮滑锦标赛不断举行,参赛队伍和报名人数逐年递增。 不过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网络游戏的冲击以及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这项曾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逐渐衰落,参与人数大幅度减少,一些俱乐部甚至解散。 目前我国的轮滑运动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计划,不少体育部门开始重视这个项目,积极加以引导和发展。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北京奥运会的十大公益宣传口号之一,其中就提到了“我运动,我健康”。可见,通过健身运动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作为一个以“健康体魄”为核心的体育运动项目,轮滑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实现人机互动。 互联网的普及为轮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诸如腾讯游戏TGA大奖赛、网易波波比赛等在线轮滑赛事的举办,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借助这一网络平台,一批年轻选手脱颖而出。 另外,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利用VR设备身临其境体验轮滑带来的乐趣。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0万人在使用VR进行训练或娱乐。可以预见,当国内VR技术日渐成熟后,这种全新的运动方式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VR模拟真实场景来进行技能学习、考核和竞技比赛。届时,轮滑运动的发展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