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官邸别墅在哪里?
官邸,起源于汉代的“官亭”。当时,官吏出差,无固定住处,往往在驿馆住宿;因驿馆设施简单,差官们常常在馆外搭起帐篷过夜。久而久之,形成了“官亭”。而到了宋代,官亭开始具备一定规模,并具有了一定的建筑美学和艺术价值。《营造法式》中就有宋官亭的记述,其形制多为“方亭”、“圆亭”两种。
清初,官亭达到了兴盛时期。清廷规定,五品及以上官员可住堂屋(正房)3 间,六品及七品官员住堂屋2 间,八品及以下官员住堂屋1 间。这种宅第式的官亭又称“官宦住宅”或“官寓”,多分布于京师及各省省会。
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居住场所的官舍,与民间住宅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帝京景物略》中谈到北京官舍的规制:“五脊殿、九脊殿、攒尖、卷尖,不可胜观。……厅事之后,堂屋两班。堂屋之后,后堂两班……。”
至于这些官舍的建筑形式,明代的《江南通志》中有详细的记载:“公署之制,凡九路十二项。”路,即通道;项,指房屋内部的具体构件。当时的官舍是严格按照明令规定的建筑和施工步骤来建造的。这样的建筑形式,自然给人一种端庄稳重的感觉。 但是,这种规规矩矩的官舍到乾隆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乾隆皇帝南巡时,对沿途各地督抚的府邸十分欣赏,常以豪富人家称赞之。于是,督抚们为迎合圣意,纷纷将原本规整肃穆的官衙改建为豪华宽敞的府第。从此,官舍建筑进入了“奢华时代”。
这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府第式官舍”,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它多分布在各级政府的驻地以及省会和大中城市的中心区。 不过,在民国时又有新的变化。由于西方建筑思想和材料的传入,以及国内新建一批大学的需要,出现了西式洋楼式官舍。相对而言,这种新式的官舍较适合校园氛围,因此被广泛用于大学校部的建设。但此类建筑不多,较为知名的有北京大学老校本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