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暨琳杰暨琳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法律是统治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手段,法律是统治者制定颁布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但是法律的实施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法 律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法律是正义的、公平的、合理的,这些观念只有在得到国家力量保障的时候才是现实可行的。否则,一切皆成空谈!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张三和李四发生纠纷,张三认为李四侵犯了其财产权,要求法院判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而李四则认为,张三是故意毁坏自己的财物,构成寻衅滋事罪,应当依法惩处。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张三主张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否应当得到保护?如果保护的话,如何保护?李四主张的张三侵犯其财产权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应当由司法机关直接介入,通过刑罚手段来制裁张三的犯罪行为。但问题是,本案当中,张三并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剥夺他人财产,数额较大,情节恶劣,触犯刑律,构成盗窃罪或者抢劫罪等情形,因此不能通过追究张三的刑事责任来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

于是,人民法院只能依法判决驳回李四的诉讼请求,责令张三承担侵权责任。 但是,这个结果真的是最好的结果吗?我看未必如此。因为张三确实不存在侵权行为,但李四却确实有财产损失。难道这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有!只要国家机关运用公权力对张三进行惩罚即可,这种惩罚性代价足以达到惩罚和震慑违法者的目的,同时也能弥补李 四的损失。

当然,这里涉及到公法的适用问题。一般情况下,公民违反私法规范所产生的债务,原则上是由债务人个人依债之法理偿还,除非该债务符合法定之情形,如恶意抵赖等情况,才能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对方承担不利后果。但如果当事人一方实施了妨害司法行为,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从而起到阻止和威慑违法者的作用,同时也能填补受害人的损失。

芮延苓芮延苓优质答主

根据宪法规定,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有关国家、社会、公民基本问题的根本性、全面性、普通性、指导性规范的总称。如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组织法和诉讼法等。它与宪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一个法律效力等级体系中的几个层次,相对于宪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言,法律是从性质、内容方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通称。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主要体现在对基本的、带根本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则主要体现在对非基本的、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对基本法律的修改补充上。

由于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性、全面性的规范,因此,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不仅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而且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切法律都有维护国家、社会、公民根本利益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辅助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去具体实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