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成长基金的区别?
要理解这个区别,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一个事情,就是基金类型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通常来说,我们区分基金类型,主要是根据基金的投资方向决定的。 但是实际上,基金类型还有另一个决定因素——基金的成立时间。 我们以公募基金为例(私募基金同理)。一般来说,一只新基金从筹划到成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基金的管理团队需要准备申报材料,向监管机构申请设立基金,经过批准之后才能成立。成立之后,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建仓。所以,从成立的时间角度来看,任何一只公募基金都可以分为“新基金”和“老基金”。只不过“老基金”的“旧”字有点不好听,所以基金经理们就想出了“风格稳定、回报可观”的成长型这个称呼来替代。这样称呼起来就显得高级多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基金类型由什么决定的了。决定基金类型的两个因素是:投资的领域和成立的时点。而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关系的。如果一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变少或者出现泡沫,很多原本在行业里表现优秀的上市公司可能就很难再获得高收益了。这时候如果还坚持要在已经上涨的行业里投资,就很容易买在高点了。相反,如果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买入这些优秀的公司,等到市场出现了全面过热再去追涨这些板块,也就错过了时机。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非常难把握的。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或许不如选择指数基金来得省心。因为指数基金不需要基金经理去自主决策,只要按照既定规则购买并持有即可。这种低干预的方式能让指数基金更容易“专注”在投资本身,而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考虑选股和择时的难度系数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主动管理型基金就比指数基金差。对于能力圈宽广、对市场节奏把控到位的基金经理人来说,采用主动管理的方法能够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只是,这种能力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对于一个刚入行没多久的新手基金经理来说,建议还是先从指数型基金开始练手比较好。否则一旦操作失误,很可能给自己带来比较恶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