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指哪几个月?
冬季是四季之一,中国传统上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到了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普遍降至0℃以下。气温骤降,寒冷的冬季来临。 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类型地区冬季长短不一样。中国大陆南北跨越42°,纵跨寒带至亚热带。因此中国没有明确的冬季开始日和结束日。但根据《气候季节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的规定:当年12月到次年2月定为冬季。 中国各地冬季起止时间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当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北部地区首雪出现时意味着当地入冬,而到了3月中下旬则可见南方的春雨霏霏中已隐隐有绿意了。 由于中国大陆南北跨度大且各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等差异明显,各地的平均入冬日期相差较大,如北京约在11月中旬前后,长江流域多在12月下旬前后,而在华南沿海一带甚至要到1~2月份才可能入冬日;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因海拔升高或地理位置改变而出现早晚不同。比如在北京,南郊的南苑和北郊的清河,其入冬日期就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差!同样在中国东北,哈尔滨于1月28日正式进入冬天,比同处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双鸭山都要晚些;但大兴安岭北部的呼中却早在10月下旬即已开始冬天的脚步。这是由当地所处地理位置的极端性和海拔高度的显著性决定的。
中国的传统纪年法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划分一年的标准,其中分点划段的就是“四立”“两至两分”——四个立节气分四季之始,夏至冬至标示一年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秋分提示天地间的阴阳消长,这八节气就是八节。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夏季并不是从公历6月份开始,而是在4月中旬就已然到来;而冬季也绝非自12月起算,而是从公历9月中旬就已悄然降临。 总之,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入冬日期,不能教条地硬套上述公式。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只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资料,判断出当年的首雪是否出现在12月之后即可大体断定是否进入了冬季。另外,由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年份的冬季来得更加迟缓和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