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官员都住哪些小区?
我看了下几个回答,有专门讲政府的,也有讲企业的,还有讲房地产的,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就来科普一下,关于“上海官员都住哪”这个话题,其实重点不是“住”在哪里,而是“谁住得比较好”
1、首先,我们来讲讲“谁住得比较好”这个问题,答案是:干部家属。 比如,前几年上海搞了个安居工程,就是政府出点钱帮干部解决住房问题(毕竟在上海买一套像样的房子也不便宜),当时媒体报道的时候,都是报道领导的先进事迹,宣传他们心系群众,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举个例子:2013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标题是《上海出台干部住房政策 优先保障民生》。内容提到,“上海市近日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民生为主,对经济适用住房等5类政策性住房进行调控……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及外省市人才配偶子女,在符合规定条件下,也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叫作“住房保障待遇”,这个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职务原因,依法按规定享有的住房优惠待遇包括租金补贴或者廉租住房,还有经济适用房。根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保障办法〉的通知》,“各部门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实施住房保障,不得摊派或变相摊派。” 所以,新闻报道的都是领导们住在好地段的好房子,实际上,真正实惠的房子,都是给干部的家属准备的。
当然,你可能会想,把经济适用房算进领导干部的生活福利中吗?会不会太夸张了点? 但实际上,你看了以下的新闻之后,就不会觉得惊讶了。例如,2014年《北京日报》报道,某地市政府为了建保障性住房,将当地一处繁华路段的一个宾馆给征掉了! 这只是该地市政府打造“保障房基地”建设中的一个项目,除了住宅之外,还有商业用房和公建配套。 据当地政府网站介绍,这一项目占地8公顷,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约54万平方米,商业用房约9万平方米。 这里要提到一个人——胡锡进,他在评论此事件的时候,提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他说:“任何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都会有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市民生活的职责,但同时它们也要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一些矛盾可能属于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如棚户区户的改造;而一些则是可以加速推进的项目,如保障房的兴建。”
所以你看,从宏观上来看,领导们是在用心解决“棚户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无功不受禄”的公务员,能享受这样的福利待遇,也确实是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