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成本怎么算?

倪敏舜倪敏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准则取消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区分,统一了会计处理。 被收购企业(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当自并购起始日(通常为取得控制权之日)开始重编,以包含被并企业全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信息为基础编制。

企业合并成本等于被收购企业合并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如果采用企业合并前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账面价值确定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则需要对原报告期间的所有项目进行调整,工作量和难度都相当大。

一般情况下,被收购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较容易获得,但要确定其账面价值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进行调整的项目较多,计算也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建议,除特殊情况外,最好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企业合并的成本。

特殊情况下,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可以允许采用账面价值作为企业合并成本:

1.个别报表层面不存在或难以识别的或然损失;

2.收购方能够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对其造成的或然损失承担一定比例赔偿责任,而无需调整交易价格;

3.所支付的对价中包括了一般风险资本金;

4.被收购企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利用其未分配利润向股东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中有关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已经提足,公允价值显然已无法实现,在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只能以账面价值作为企业合并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了账面价值,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推导出公允价值,而不能直接采用账面金额。

黄燊黄燊优质答主

合并成本,是指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是不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等相关准则规定确认的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或有应付金额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以及形成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等。

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比如或有对价)作出约定的,购买方应当确认未来事项的发生将会导致企业管理层调整对合并成本的估计。有关可能对合并成本作出的调整,购买方至少应当在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时确认,暂时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可以包括符合上述规定的或有对价。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如果有关或有对价涉及未来不确定事项或未来情况变化,购买方应当视为存在或有事项,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即对或有事项的很可能发生的支出应当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一起确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