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气荒?
说一个可能比较偏的,但是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吧!(求不要笑话)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或者说供给侧)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这个决定不是指某个省打算建设多少个石油炼化项目、哪个地方多建几个风电场,而是指某一个地区到底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比如大家印象中河北是一个工业大省,但实际上河北的能源消费总量在各省中一直都是比较靠前的,这与河北的重化工产业有很大的关系;再比如江苏的能耗本来就不高,但近几年却一路飙升,因为江苏省把沿海滩涂大量开发用于建造化工厂了……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来,为什么我国会突然缺气?这是因为近年来我们在基础能源方面(煤油气等等)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并且政府一直在鼓励各种企业多投资、多开发,特别是煤炭开采和煤化工行业,虽然产能严重过剩,但是企业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以煤炭为例,2013年的时候我们进口了3亿吨,到了2014年就变成了6.8亿吨。那么问题就来了,你每年多买3亿吨煤,国际上能卖给你这些煤的国家并没有增加多少产能呀(毕竟中国是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后一个大买家,他们要是能增产这么多,其他国家的需求怎么也会降低)?
答案是:我们自己的煤没挖出来,或者挖出来以后因为没有销出去,从而形成大量的库存 。以前我们的煤矿都是自给的(或者说很少从国外购买),但自从2013年开始,我们不仅开始进口煤,而且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火电增速逐渐下降,原本由火电消耗的煤炭有一部分变成发电用的煤炭和水力(如三峡大坝)。 那多出来的煤去哪里了呢?应该来说大部分都转化为其它化学品了——由于能源是刚需,而其它化学品很多时候可以找到替代产品(尽管不一定是可替代的低碳源),因此能源消费上升一部分就必然会有更多的物质或产品消费下降,只是有些难以观察到而已。(就像汽车用油,虽然看起来是个绝对值,但是油价上涨并不意味着汽车用油绝对数量会增加很多,只是车多了,人均用油量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