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是什么生肖?
“年”这种小动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和猜测。在古人看来,天上有年星,地上有年兽,时间有年份。而“年”的概念,最初可能只指一年,然后逐渐扩大到农历年的意思。 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叫过年呢?这就要说到东汉时期了。
据记载,每年除夕夜里,人们都焚香祭拜,祈求新年吉祥平安——其实这已经带有“过年”的意味了;到了初一早上,大家都穿新衣放爆竹,热闹一番;而最热闹的还要数元宵节,据说汉武帝时,正月十五已盛行民间,到唐代已成为法定节日,元宵节要满街挂灯笼,逛花灯,彻夜歌舞;最后,正月十七才结束。 这时候的“年”还只是个节气之名,真正被赋予“过年”含义的是腊月二十三,原因是因为这一天是传说中“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老百姓以为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家人一年的善恶,于是家家户户都要把做好的糖瓜祭供于灶台旁,希望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至于为什么要腊月二十三,恐怕是因为这天过后,距离春节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发现每年的最后一天正好是腊八,于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开始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而腊月三十的除夕夜,无论离乡多远,总是要在晚上守岁,等着新年的到来。
随着春节的开始,年算是正式过完了。 不过,为什么年兽只在春节出来祸害百姓?这是因为在古代,只有春季才有农活干,所以人们需要在年末把一切安排妥当,等春回大地再开始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