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稀有资源投资?

唐羲臻唐羲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首先确定概念 这里所说的稀缺资源,不是指地质学意义上的“矿产资源”或经济学意义上的“要素供给”(诸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而是特指在特定历史时期无法被替代的或难以复制的生产力增长源泉。这些源头发自于人类智慧,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引导经济发展的知识、信息和人才等无形资产。它们通过扩散和渗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重复获取,但绝对无法以同样的成本和代价重新创造出来。

二、分析原因 造成稀缺资源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知识和信息的外部性以及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市场参与者对于信息的理解总是存在偏差甚至严重背离,从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一方面,作为供给者,他们试图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销出去以获得最大收益,为此会捏造有关信息和传播虚假消息;另一方面,作为需求者,他们可能会受骗上当,花冤枉钱,买回根本不值得购买的东西,从而减少自身利益。

三、实例说明 例如,在21世纪初的中国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供求现象:供给方是掌握着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的国外半导体厂商,他们急于拓展中国市场,提高销量;而需求方是中国广大电子制造业企业,他们的确存在着对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急切需求。但是,外国厂商希望卖给你东西,不代表你一定能买到,更不代表你会买得很高兴、不会吃亏。因为,他们掌握了核心技术,而你缺乏相关的知识产权,因此你的需求必须依赖他的供给才能得以实现。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出现“卖方定价权”“买方讨价权”都是有可能的。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场景——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纷纷下调利率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我国政府为了振兴本土产业,同样大幅下调利率以刺激进出口贸易。然而,这种做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药。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尽管我国政府多次出台扶持、补贴相关政策,但收效甚微。相反,一些国家采取更为“市场化”的办法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成效。这里面难道是供需双方合谋造假,故意欺骗国家?非也!其实,关键因素在于,外国供应商之所以愿意向中国出口芯片等产品,不是因为中国的需求真的如此强劲,而是他们可以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将之前投入研发费用的产品“复制”给中国,赚取利润,完成销售目标。所以,说穿了,这种形式上的进口贸易实际上是一种合资或授权许可协议,其本质是在转移技术的同时,将部分生产职能转移到中国境内,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