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考试报名是什么?
这个我很有发言权! 我是1998年考高中,那时高考改革刚进行到第三批(就是文理不分科了),我们高二会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会考。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是在重点中学的分校(当年学校分三个校区,我就是分校的第一届),高一成绩好的不得了,班级里排第一第二那种,所以高一末选学科时全校只有我一个选了文科(当时还不文理分班,都是大文大理)。但高二以后因为一些事情绪很低落,几乎没学进去,三门会考大概就考了20几分(100分制),高三时想好好学但是基础已经落下太多了,努力了一年还是只考了30几,后来申请延长时间去复读了一年,结果那一年运气不佳遇到当地几年最难的试卷,考了40几。
这样我高考就没有考过300分(当时是3门算总分,每门按150分算),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学生最低分数线,按政策学校是不予录取我的(学校是重点大学,但这个政策是对本校学生低分保上的一种福利,对外校学生是没有的)。但我不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于是就去报名考高中学业考试,也就是对口招生,报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分校,考这个专业的人很少,就我一人。
到了考场看见其他考生个个都是朝气蓬勃,满脸自信,再看看自己,衣服朴素,长相普通还带着一丝丝自卑。考试过程中感觉周围气氛很融洽,大家都很和蔼,也没有像高考那么严格。考完试等待成绩公布,那时没有电脑,只能电话查询,电话费还特别贵。终于查到成绩了,考了71分(满分100)。这时才有大学愿意要我,不过这个分数只能读民办专科。但我不想复读,也不想读民办,于是就去了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就读,虽然是公办,但不是重点大学。
现在回忆起来,虽然当初学习不努力而留下了遗憾,但高考改革的这一壮举,却给我的人生拓宽了道路,让我有了选择的机会。如果当时不改革,我可能就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早早出去打工,或复读再考一年。我选择了前者,现在虽然后悔但没有办法,时间不能回去,也只能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