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在十二生肖里算什么?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是12生肖的顺序。 那么,为什么没有熊呢? 其实,有熊!而且排在第九位——就在第八位羊后面。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古人发明的十二地支,它和公历月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三个月为一个节气,正月为寅月,以此类推)。 到了现代,人们用公元纪年法了,这种干支记录日期的方法就很少用了。不过,它在某些领域仍然有其价值,比如中药学中就有许多药材的归属以干支排列;再比如,中医把人体分为十二条经脉,并依此划分经络穴位。
当然,在西方历法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的先民是依靠农历计日的,而每个节气又对应着一种动物形象,叫做“节气图腾”。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雨水“獭祭鱼,鸿雁来”,惊蛰“桃始华,仓庚鸣”,春分“雷乃震,桃夭杏夭”,清明“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谷雨“萍始生,杜鹃始鸣”。。。 这些图腾都是按照十二地支顺序排列的,当节气交替时,我们要注意“春打六九头”“夏打三九头”等等谚语,这些说法其实就表明了当天是几候,又逢什么节气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叫“立冬”的节气,民间俗称“交冬”,意思是说立冬日冬至节气交接之时,天气将由凉转寒。古人认为此时阴阳交替,万物都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化,于是他们根据动物们的不同习性,将动物分为“阴”、“阳”两类。那些喜爱群居,行为大方向的动物归为“阳”,包括:鼠、牛、羊、虎、兔、蛇、马、猴、鸡、犬、猪。而独立居住,喜欢单干的动物都归为“阴”,包括:鱼、鸭、鹅、鸟类(鹰隼)、昆虫类。 由此,在交冬之时,自然界中的动物们都体现出“一阴一阳”的特性。
那有没有既不属于“阳”也不属于“阴”的动物呢? 有!那就是熊。 因为它喜欢“阳”也爱“阴”,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就像“阴阳人”一样,所以熊也被古人划入 “阴阳”范畴。只不过,它的属性更倾向于“阴”,因此才被排在了“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