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几个五行?
首先明确一点,古代汉民族是实行土著姓氏制度的,姓明确母系血统之所出,氏明确父系族群之所立。姓明确母系一族一脉之所出并由此世代相传,而氏明确父系一族一派之所立并随之迁徙变化。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同时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等文化垄断政策,使得古代汉民族的姓氏制度逐渐瓦解。汉朝建立初期恢复战国诸侯国旧制,分封同姓王,而王侯国臣属的姓氏制度则沿袭了商周的旧制,姓明确父系血统之所立,氏明确母系族群之所承。
秦末乱世,刘邦起义时并没有自己的氏,而是以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为氏。西汉建立后,刘邦追尊祖先为昭灵夫人,以刘氏为王;高祖刘邦即位后,依据《春秋》公羊学的解释,有父明堂,母庙称陵的说法,将父亲刘邦的谥号“高祖”与母亲太王的庙号合在一起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于是刘氏成了高祖姓。
汉武帝时期由于推恩令的执行,各藩王的支系都被分割成了很多小诸侯国,王侯国的姓氏制度因此逐渐崩溃,而中央政权开始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区划,实行郡县长官制度。此时士族豪强的姓氏开始与政治权力相结合,成为门阀世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格局。
至此,上古先秦的姓氏制度完全瓦解,汉民族的姓氏演变为一种纯粹的符号标识。随着姓氏制度的废除,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也遭到了破坏,家族观念逐渐被个体意识所取代。
到了宋朝,士族姓氏中的汉唐遗风依然故我。《宋史·礼志》记载:“唐开元二十七年,始定制:三品以上子孙,应授五品官者,不得袭。五代至宋,因循未改。”这段记载说明唐朝时三品以上的官员及其子孙在满员的情况下才能继承爵位,而宋初沿袭了这一制度。然而到南宋时这一制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梦梁录》卷十四规定:“朝廷侍从以上,内外臣僚,凡有官职人,及三姑六婆,自有姓名称谓。惟庶民百姓,通谓之姓张李王赵,无所指实。”这说明宋室南渡之后,中原士族的姓氏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变成了官宦世家自诩身份的标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