頎是什么生肖?
《诗经·大雅·民劳》有:“周德如颀”,郑玄笺:“颀,美也。”说明至少在东汉,人们已经认为“颀”是一种容貌上的美感;而清人马瑞辰则认为“颀”是“长”的意思(见《毛诗传笺通释》),这种意见得到很多人的赞成。于是有关“颀”的字面意义就众说纷纭了。不过仔细分析这些说法,不难发现它们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含义:修长、苗条。 那么,“颀”到底是“美”呢还是“长”呢?其实,它应该是一种体态的形容用语,类似今天的“高挑儿”“纤瘦”之类。只不过这样的体态是美的。
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形容一个体格健壮的人可以用“高大威猛”,形容一个身段柔美轻盈的人可以用“婷婷玉立”或“窈窕淑女”,但形容一个不胖不瘦不高不低的人的时候却只能无奈地用个“匀称”来泛指一切体形。而在上古汉语中也是一样,人们只能用“颀”来形容那些身材适中而又体态优雅之人——类似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西比奥(Scipio),他有着“健美而匀称的身躯”(corpus scipiorum parvo et perfecto)。
当然,这样完美的体型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当春秋时齐国“无盐”(即钟离春)见到卫灵公的时候,她可不会以“姣好苗条而匀称”自居,而是长了一张“无盐状”的脸。(见《史记·烈女传》) 不过,当人们描述自己心向往之的偶像时,就会用“颀”字来夸耀偶像的完美身姿。比如,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描绘自己的梦中情人时说:“眉联娟以娥扬兮,目流眄而横波。”(注意“眉联娟”的“联娟”)另外,汉武帝刘彻曾经称赞他的姐姐隆虑公主的女儿细君公主说:“戎狄衣冠,日礼天子。”(见《汉书·匈奴列传》)这里的“联娟”和“颀”都是形容女子姿态美好。